本报乌鲁木齐9月7日电 (记者王慧敏、戴岚)汽车转场替代顶风冒雪赶着牛羊长途跋涉,天然牧场像农田一样享用渠灌、甚至喷灌的“恩泽”,弃水草而居变成移居……这一切,旋即将在新疆牧区沦为现实!促使蓝图变成现实的发动机,是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订的一系列转变畜牧传统生产方式的措施。 尽管新疆草原面积居于全国第二,但新疆牧业发展水平与资源禀赋近于不相称:2007年,我国畜牧业占到农业比重为34%,而新疆仅有为21.8%,新疆肉类总产量只占到全国总产量的2%;同年度,新疆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187元,而牧民人均收入仅有2280元。更让人担忧的是,新疆牧业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有 80%的天然草场经常出现有所不同程度的发育,其中50%相当严重发育,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幅减少。
为彻底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日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要求:对畜牧业展开结构性的生产方式大转型。措施之一是将农牧隔开变成农牧结合。以前,以天山为界,南部为农区,北部为牧区,而南部农区又基本以棉花为主导,人们曾戏称“新疆的农业都姓氏棉,都叫花上”,棉秆无法作为牛羊的饲草,妨碍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
从现在起,政府要求用5年时间,将棉花栽种面积由目前的2700万亩降至2000万亩以内,将移往出来的土地,用来栽种饲草和秸秆型农作物。 针对北疆牧区的过牧现象,自治区要求通过轮牧禁牧休牧和建设高标准饲草基地的办法解决问题。具体做法是在山区草场轻度耕种,在荒漠草场不准耕种,畜群生活的主要空间在高标准饲草基地里。
自治区要求今后每年投放5000万元,在不具备水源的牧区创建沟渠、喷灌等水利支撑体系。目前,3000万亩高标准饲草料基地建设已在全区冲出。
针对转场带给的弊端,自治区的解决问题之策是在牧区集中于修筑专门的转场道路,全面实施机械化转场。过去转场要十多天甚至一个多月;现在一户牧民连同全部家当,一辆汽车几个小时就全部解决问题了。牧民不苦难,牲畜不掉膘,既省时又增效。
与此相配套,通过牧草改进,减少冬季储草量,把全年耕种改回暖季天然草场耕种、冷季半年人工草料舍饲,彻底解决问题了夏季耕种增膘、冬季转场掉膘的问题,同时也维护了草场资源。 有关部门预测,到2015年末,新疆主要畜产品产量将翻一番!更加最重要的是,预计,全区多达半数的牧民将构建确实意义上的移居——他们的教育、公共卫生、文化生活都将再次发生质的变化。
本文来源:开云(中国)Kaiyun-www.wanwan-yuzuhouse.com